20世纪初,美国人贝克兰用从石油中炼制出来的化工原料合成发明了塑料。从那以后,可塑性极高的塑料被生产成各种各样的产品,出现在了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。
为了防控塑料带来的污染危害,快速降解就成为科学家乃至全人类的追求。
有科学家经过观察研究,蜡虫(印度谷螟的幼虫)能咀嚼和进食聚乙烯PE薄膜,然后将其分解成乙二醇,而乙二醇在几周内就可以在土壤和水中分解。
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塔宾曲霉菌的真菌对塑料有生物降解作用。
但这种真菌降解塑料的能力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,比如环境的温度、酸碱度,以及其他微生物的抑制。
2021年4月21日,中科院海洋所发表在《Nature》的文章显示,发现能有效降解塑料垃圾的海洋微生物菌群。
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孙超岷表示:“我们筛到这个有效的菌群,经过2到3周的时间,我们可以看到它降解的效果,经过4周左右的时间,是基本上可以完全降解成碎片。”
目前,中科院海洋所该研究成果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,科研人员正和企业等多方协作,共同开发海洋微生物制品。
四、从塑料本身出发,研制出可降解塑料产品
于是,科学家们研制出了可降解的袋子、餐具等,这些产品完全由生物塑料制成,存放在适当的条件下,短时间内就会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。
目前,这些技术或已得到广泛普及与应用,或还停留于研究实验领域,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注定是漫长而艰辛的。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塑料污染,除了科学家们在科学领域的寻方设法,我们普通大众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提高环保意识,少用甚至不用难以降解的塑料用品。
五、层状α-磷酸锆促进生物降解
研究表明:
(2)P(3,4)HB /OZrP 纳米复合材料的起始热分解温度随着OZrP 含量的增加而略有降低,OZrP 的添加降低了P(3,4)HB 基体的热稳定性,但能促进成炭。
(4)OZrP 能促进P(3,4)HB 的降解,提高降解速率,P(3,4)HB/OZrP 在三种不同溶液中的降解性质均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和趋势。